返回

重回1980:从零重走首富路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4章 大棚计划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夏德生了然又给了藏云军一些钱,让他买些东西回去。

    藏云军说什么也不收,看着这父子俩回去,夏德生把他们的背影记住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,夏德生让薛燕去打了个长途电话,通知薛飞赶过来。

    最近的火车只能开到市里,所以他们还要去市里接人。

    一家人坐着汽车来到了市里高楼大厦,直指苍穹,这里可是复数的多。

    两个小家伙早就看呆了,觉得这里好了不起,眼珠子都在这里的繁荣美丽之中。

    夏德生抱起夏小米。

    “你们两个小家伙是不是觉得这里好啊?等爸爸把生意做大了,咱们也来城里住。”

    让孩子不懂这里面的门路,只是欢呼雀跃,高高兴兴。

    童声惊起路边梧桐树上的灰鸽子,扑棱棱掠过正在扩建的柏油马路。

    两个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城里生活懵懵懂懂,却仍欢天喜地跟着父母。

    夏德生领着他们来到南城地界,虽说是偏僻地段,但宽阔的柏油马路旁,陈江山的山海楼正矗立在此。

    转眼间便到了酒楼门前。

    雕花门廊下依旧熙熙攘攘,服务员端着鎏金托盘穿梭如织,食们推杯换盏间洋溢着对现世安稳的满足。

    夏德生刚驻足观望,便见上次接待的女子款款而来,丝缎旗袍,身姿摇曳,轻晃间已将他们迎进大堂。

    “夏兄弟又来啦,江山在里面呢。”

    女子眼波流转,夏德生知晓对方是陈江山女人阿莲,连连道谢。

    进了办公室。

    陈江山正伏在黄花梨账台前拨算盘,闻声抬头时算珠还停在指间。

    “兄弟,你可是稀。”

    他大笑着绕过红木桌,双手握住夏德生使劲晃了晃。

    “咱们不过一个月未见兄弟,你这可算得上脱胎换骨了。上次来这还是独来独往,如今拖家带口,却有着不一样的气派呀。”

    “这位是弟妹吧?快请坐,快请坐。”

    薛燕从容伸手相握,举手投足不见乡野妇人的局促。

    陈江山见状暗自点头,夫妇两个果然不是一般人物,难怪一眨眼间便有了如此起色。

    夏德生落座之后,。寒暄几句,问起野味生意。

    陈江山沏着茶嘴里面却不断赞誉。

    “老弟这些日子的野味可是好东西,我这酒楼的生意更上一层楼。”

    陈江山沏着功夫茶话锋一转。

    “可现如今这生意也不大好做,天气渐热,这蝎子的数少了,其他所需的大多是知了麻雀。”

    “价钱还行,可货源越来越多。”

    他长叹一声,茶汤泛起几分涟漪。

    原是结拜兄弟张宝不知搭上哪条线,货源竟比山海楼还足。

    况且野味终归不是家常菜式,寻常百姓谁舍得常吃?

    说着,陈江山还是说出自己的心思。

    “这城中竞争愈发激烈,我也不过是努力谋生。”

    夏德生品了口系辞之中的香茶。

    “陈大哥,咱两个人的交易算作是我的开张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让我过来谈谈,我也明白像是这野味生意终究不是。长久之计,又受时节限制又难以有成片的规模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今日也来和你谈谈,以后能不能规模养殖。”

    “规模养蝎?”

    陈江山捏着茶盅的手顿了顿。

    “我只听过养猪养牛,蝎子也能规模养出来吗?”

    夏德生知道陈江山颇有经验阅历,可却不懂这里面的法门。

    “建立温室大棚科学的法治批量养殖。”

    “饲料就用山间的杂草,成本还能压低,只不过技术门槛太高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能够批量养殖伊莱,老百姓也能得些好处,乡亲们也能有个活计。”

    “二来不管是什么样的货源,都不及我们价格低品质好。”

    “张保的生意就算路子再广也是比不过的。”

    窗外飘来路上的吆喝声,两个孩童正踮脚数着楼下停着的汽车。

    陈江山望着账本上的记录,算盘珠子早就拨得油亮。

    “新鲜玩意我也有兴趣,兄弟你有什么门路吗?”

    夏德生也并非专业人士,理了理思绪。

    “里面有大棚或是有厂房专人看管批量出货。”

    “不只是蝎子,蚂蚱长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冬天甚至可以种一些大棚蔬菜,成本虽然高,却可以改善口粮,现如今很多富裕的城市都吃得起大棚蔬菜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信,咱们这里就弄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青瓷茶盏在红木案几上轻轻一磕,陈江山摩挲着翡翠扳指沉吟。

    “要说这人工养的和山里跑的,不是老头确实品不出味道。”

    “就看咱的用量如何,不过,我这生意会不会不合适。”

    陈江山担忧的是自己山海楼的

第54章 大棚计划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